Monday, October 25, 2010

如果墓碑會說話

重陽節的那天,跟爸媽及親戚到公公婆婆的墳前掃墓。

一如以往,在山上等了好一會兒才齊人。然後大家一邊佈置著各種祭品,一邊有的沒的在閒話家常。我沒有太多話(反正大家都只會追問我何時結婚),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,摺著紙錢,聆聽大家的對話。

有那麼一剎那,我忽然感觸起來。

公公在我出生後沒多久便過世了,因此幾乎自我有記憶以來,每逢清明、重陽,都要掃墓。小時候覺得摺元寶是很有趣的事。那時,親戚間的話題,是我們讀書的成績如何,學琴進度怎樣,考了幾級試,等等。

後來,婆婆和公公團聚了。話題,變成升中學後怎樣怎樣,會考怎樣怎樣。

再後來,掃完公公婆婆的墓後,我們還多了一站,是大姨和大姨丈的墓。

而現在,爸媽和親戚的對話,大多圍繞著大家每況愈下的健康狀況。癌症,保健,身體檢查,是出現得最多的字眼。

是啊,轉眼間,數十年過去了(我都三十歲啦)。那時還是壯年的爸爸媽媽,今天已進入老年。墓碑上公公婆婆的微笑依舊,我們的肉體卻日漸老去、衰敗。已逝者得以不朽,活在世上的,卻阻不了春去秋來,停不了時鐘每分每刻的跳動。

我雙目漸漸濕潤,卻忽爾聽得媽媽跟舅父提起三個寶貝孫兒們,一剎間她的臉上彷彿若有光。也許就是這樣吧?我想。上一代老了,便由下一代來傳承他們的薪火。生有時,死也有時;生命的來去,歲月的流逝,自有它的軌跡。